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高荣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外国哲学》2020年第2期321-337,共17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论文,项目名称:“早期分析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思想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4CZX040)
摘 要:国外关于罗素与维特根斯坦的关系研究出现了两个极端的趋势:正统解读认为两人完全不同,罗素持有经验主义的逻辑原子主义,维特根斯坦则是理性主义;最新解读则更多强调两者具有很多共同性,认为两者都是逻辑主义。本文通过细致梳理罗素与前期维氏密切交往中维氏思想形成的三个关键节点,指出两人的思想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详细论述了维氏在对罗素的批评中如何发展出自己的哲学体系,以及在维氏的批评下,罗素如何形成自己的逻辑原子主义,最后指出,两人的共同问题在逻辑、命题形式等相关领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0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