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位相对于仰卧位的腰椎间盘应变与腰椎三维对位情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思琦 余婉欣 蔡宗远 于研[1,2] 程黎明 

机构地区:[1]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200065 [2]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92 [3]上海市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200030

出  处:《医用生物力学》2024年第S01期318-318,共1页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

基  金:上海市申康项目,SHDC2020CR2035B

摘  要:目的探究腰椎在仰卧位到站立位中的生理几何变形情况,以及两种位姿间腰椎三维对位情况的差异。方法获取所有参与者仰卧位腰椎CT。准静态双平面数字摄影(DR)图像被用于拍摄受试者静态站立影像。为每个椎体建立自身的三维坐标系,由此获取在站立位下各个椎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位置。计算腰椎三维参数:使用奇异值分解法计算每个终板的法立量。计算:腰椎三维曲度角、椎间盘三维角、骶骨三维倾斜角(定义为骶骨终板面法立量与人体竖直方向的夹角)、椎间盘高度;计算椎间盘应变:所有椎间盘以三角形网格表立。椎间盘压缩变形使用应变立量的竖直分量表立,剪切变形由应变立量在水平面上的分量表立。结果站立位的腰椎三维曲度角明显比仰卧位大(38.45±10.67 vs 27.56±10.81,P=0.0007)。站立位的L5/S1的椎间盘高度明显比仰卧小(5.59±1.81 vs 6.97±1.21,P=0.0028)。相对于仰卧位,站立位时L1/2、L2/3、L3/4的椎间盘前部受到拉伸变形,后部受到压缩变形,整体剪切力方向向后,L5/S1椎间盘整体受到了约30%椎间盘厚度压缩变形,整体剪切力方向向前。结论本研究发现相对于仰卧位,站立位的腰椎三维曲度角明显比仰卧位大,L5/S1椎间盘受到较大的压缩形变,L4/5椎间盘未表现出明显的应变情况,L1/2、L2/3、L3/4的椎间盘后部受到压缩变形,且整体受到向后的剪切力。

关 键 词:仰卧位 站立位 骶骨 三维坐标系 双平面 奇异值分解法 终板 椎间盘 

分 类 号:R681.5[医药卫生—骨科学] R318.01[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