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静态屈肘诱发肌肉疲劳的拮抗肌共激活变化及中枢调控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乐军 乔敏洁 宋筱倩 杨华 王策 邵企能 陶海峰 牛文鑫[2] 刘晓东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上海200092 [2]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92 [3]上海体育大学,上海200438

出  处:《医用生物力学》2024年第S01期129-129,共1页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

摘  要:目的了解长时间低负荷静态屈肘诱发主动肌疲劳过程中拮抗肌是否产生了疲劳,探索此过程拮抗肌共激活的中枢调控策略。方法12名健康男性大学生以10%MVC负荷静态屈肘至力竭,同步采集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矩阵肌电信号。计算动作电位传导速度(CV)和肌电分形维(FD),作为量化外周与中枢疲劳的指标。基于卷积盲源分离算法对矩阵肌电信号进行分解,提取运动单元动作电位(MUAP)。对主动肌-主动肌、拮抗肌-拮抗肌、拮抗肌-主动肌MUAP进行相干性分析,计算运前、后半段信号在delta(0~5 Hz)频段内的相干函数均值,作为量化“共驱动”控制策略的指标。结果疲劳后屈、伸肘MVC力矩较实验前皆显著降低。肱二头肌CV在前30%收缩期单调下降,在之后的收缩期内单调递增。肱三头肌CV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FD在整个收缩期内单调递增。肱二头肌内相干函数值在疲劳运动后半段显著降低,肱三头肌内相干函数值在疲劳运动后半段显著增加,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相干函数值无显著变化。结论在10%MVC负荷长时间静态屈肘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拮抗肌产生了显著的肌肉疲劳。在此过程中,拮抗肌共激活在“共驱动”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随着疲劳程度的加深,主动肌与拮抗肌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独立驱动”。

关 键 词:拮抗肌 屈肘 主动肌 肌肉疲劳 相干函数 肌电信号 伸肘 疲劳程度 

分 类 号:R318[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