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汤霁
机构地区:[1]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
出 处:《刑事法判解》2020年第1期1-13,共13页
摘 要:要准确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进而认定行为构成盗窃、诈骗等取得型财产罪,就应当建立一套从客观到主观、从违法性到有责性的司法认定体系。该体系应是从客观的法益侵害性切入,由非法占有的客观行为至主观的占有、利用目的而终。具体而言,就是"非法占有行为→主观故意→占有、利用的目的"的认定路径。如此一来,"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便更为清晰,更具有操作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