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灌肠配合针灸在颅脑损伤后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敏[1] 邹丽萍 朱京萍[1] 唐志红[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出  处:《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年第S01期210-212,共3页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

摘  要:目的观察大黄灌肠配合针灸在颅脑损伤后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伴腹胀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灌肠组和联合组,各60例。灌肠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配合大黄灌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灌肠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发现腹胀当天开始治疗,均连续治疗4~7 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 d、4 d、7 d后腹内压;干预后,记录两组患者颅内再出血及胃肠道反应(包括肠梗阻、便秘、腹胀、腹泻)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联合组患者GCS评分高于灌肠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灌肠组(P<0.05)。干预4 d、7 d后,两组患者腹内压分别低于本组干预1 d后(P<0.05);干预4 d后,联合组患者腹内压低于灌肠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颅内再出血、肠梗阻、便秘、腹胀发生率均低于灌肠组,腹泻发生率高于灌肠组(P<0.05)。结论大黄灌肠配合针灸能有效降低颅脑损伤后腹胀患者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腹内压,明显减轻胃肠道反应。

关 键 词:颅脑损伤 腹胀 大黄灌肠 针灸 

分 类 号:R26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