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育万象——山东博物馆藏甲骨解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媛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书与画》2022年第3期44-47,共4页

摘  要:甲骨文是殷商时代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自1899年殷墟甲骨被发现与认识至今,世界范围内共收藏甲骨约16万片。山东博物馆收藏甲骨约1.05万片,所藏不乏罗振玉、明义士等名家旧藏珍品,其藏量之大、内容之丰、研究价值之高,在全国甲骨收藏单位中皆位居前列。2022年1月,山东博物馆举办“片刻千载——甲骨文化展”,展览甄选一百二十余件甲骨、青铜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梳理甲骨文与汉字的演变关系,展现甲骨文背后的商代文明,以期通过对甲骨文化的巡礼,探寻华夏文明之根,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 键 词:殷墟甲骨 甲骨文 明义士 华夏文明 罗振玉 收藏单位 文献资料 殷商时代 

分 类 号:K877.1[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