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史料叙事的多重面相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卫清[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史学月刊》2023年第10期15-20,共6页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摘  要:史料实际上是一种主观色彩很强的客观遗存,具体史料本身已内含着特定的历史叙事脉络,如果对此忽焉不察,研究者很可能重蹈史料主体设定的路径,无法在深化历史认识上取得真正的突破。作为事件的义和团运动已经成为过去,学者们既不可能完全复原,也无法真正回到历史现场,整体意义上的义和团运动实际上是学者们在不同史料基础上建构的言说体系,该体系的基础是否坚实可靠,取决于建构者能否真正超越各种史料本身的话语逻辑。目前学界有关义和团运动是什么的实证性研究已经取得极为丰硕的成果,客观地说,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在此情形下,如何另辟蹊径,成为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这里打算通过对义和团运动几类中西史料的考察,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在笔者看来,应当仔细检视义和团运动的相关史料,清理其背后的叙述方式及其逻辑,从义和团运动是什么转向不同史料创作者主体眼中的义和团运动是什么,他们如何言说义和团,不同的言说及话语模式是否真正构成观念上的交集,各自的影响到底如何。只有厘清所谓客观史料本身的主体性因素,才能明了相关言说体系的意义及其限度。

关 键 词:义和团运动 实证性研究 主体性因素 话语模式 主观色彩 话语逻辑 整体意义 叙述方式 

分 类 号:K256.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