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词坛艺术风貌的守正与新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运威 丛海霞 

机构地区:[1]北京语言大学 [2]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3]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出  处:《中国诗学研究》2022年第2期117-127,共11页Chinese Poetry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抗战时期词坛研究”(20FZWB066);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阶段性成果

摘  要:抗战时期词体风格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延续晚清民初以来的梦窗风,严守声律,重视章法,但在情感内容层面不再保守含蓄,开始有限度地融入家国情怀。这意味着晚清以来绵延数十年的梦窗风开始在守正基础上出现转向。二是作品中大量出现描写战乱,反映民生的词史巨制,与之相应的是苏辛词风逐步成为词坛主流。两大词风之外,还存在晚唐遗音、复古雅化等其他风貌,共同建构起抗战时期词坛多元并存的复杂局面。总而言之,抗日战争催生出了与时代更适应的新词风,新风气背景下词人对抗战又有了更立体的反应和反思。

关 键 词:抗战词坛 梦窗风 稼轩风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K26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