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淦伟翔
出 处:《山西青年》2019年第23期265-265,267,共2页Shanxi Youth
摘 要: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与经济仅仅依靠的是货币的尺度,总认为个人必须通过改变客观世界来获取经济收入。但其实个人不仅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有社交需要和社会生存能力,大多时候看似影响个人经济水平的人脉、背景、金钱这些要素都是客观的。可推动他们发展的背后力量却是个人的主观条件。一个人丰富的人脉背后少不了丰富的智慧和正能量的处事观念。而本文认为,个人的主观条件对其经济发展影响最强烈的两个因素为: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能力,个人心理精神健康水平。
分 类 号:F014.4[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C912.1[社会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