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会斌 Ren Huibi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出 处:《史学理论研究》2021年第2期13-19,共7页Historiography Bimonthly
摘 要:古史分期是历史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殷商社会性质作为重构中国古史体系学术探索中的重要一环,无疑是关键所在,而社会性质研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面对殷商社会时尤为明显。殷商社会性质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史论战。论战中,中国有无奴隶社会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引起激烈讨论,殷商社会性质也成为论争的焦点之一。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邓拓等进步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基本都认为中国古代存在奴隶社会,但就殷商社会性质的意见并不一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