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文琪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3年第1期105-112,共8页Collected Essays of Shaanxi History Museum
基 金:“西藏大学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项目资助”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吐蕃出土金银器与丝织品纹样中藏族艺术形式语言解析”(编号:2019—GSP—B025)
摘 要:吐蕃出土丝织品,带着唐朝雍容华贵的气质,纹饰精美考究,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设计形式都富有鲜明特点。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可以织出五彩缤纷的锦来;而使用印染技术,则可以表现更加多彩的图案。印染制品在唐代可见蜡缬(臈缬)、夹缬(镂空版印花)、绞缬(扎染)三种制作工艺,唐都长安有采缬铺。唐代蜀锦,又名蜀江锦,因图案精美、织造精良而蜚声海内外,不仅作为贡锦入贡朝廷,同时还通过丝绸之路继续远销世界各地。唐代初年,益州大行台窦师纶创制了一批蜀锦纹样,因其被封为“陵阳公”,后世称这些蜀锦纹样为“陵阳公样”。唐朝的丝织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汉代的经织向纬织变化,横向纬线上织锦,更加复杂多变,图案更加绚丽多彩。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可以织出五彩缤纷的锦来。唐代织锦由于纬线的灵活与多变,织出了比经锦更繁复的花纹及宽幅的织品,并且能充分显示丝线的光泽,因此唐锦纹样显得更为丰富多彩,也出现了很多精美的织锦衣物。
关 键 词:印染技术 丝织品 丝绸之路 丝织技术 蜀锦 制作工艺
分 类 号:K876.9[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2[历史地理—历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