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文强[1]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3年第1期62-68,共7页Collected Essays of Shaanxi History Museum
基 金: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2年度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关学文献整理续编”子项目“郑士范著作点校整理”(立项号:2022HZ1572)成果之一
摘 要:清代安康张鹏飞与凤翔郑士范皆为举人,人生历程却迥然不同。张鹏飞与官场绝缘,成为陕西著名刻书家,郑士范则政绩卓著,是学者型官员。两人交谊至深,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各自著作等身,但两人的思想兼有同异,是君子和而不同的生动写照。张鹏飞(1784—1857),“本名鹏翼,更名鹏翂,复更鹏飞,字扶九、亏人,号补山”1,陕西安康人,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道光元年(1821)举人,著有《来鹿堂全集》《关中水利议》,编有《皇朝经世文编补》等书,以刻书知名。张鹏飞“刻书两百余种,广销各地”2,详见孟文强《清中后期安康张氏来鹿堂刻书研究》(下文简称《来鹿堂刻书研究》)。张鹏飞交游广泛,包括为数众多的陕西学人,其中不乏李元春、路德、郑士范等在关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学者。其中,张鹏飞与郑士范的交往在《来鹿堂刻书研究》中已有涉及,但限于文献,未能全面考察。近来,随着郑士范著作的整理,又发现一些与张鹏飞往来的诗文,为全面考察二人的交往提供了文献支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23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