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明杰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2]中国佛学院图书馆
出 处:《中国佛学》2022年第1期155-165,共11页The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摘 要:1913年,太虚法师在其亲教师八指头陀寄禅和尚追悼会上提出了“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的主张,或为一时激愤之举,而其后的三十余年中,他确是沿着自己画定的蓝图孜孜以求地从事于佛教革新的事业。特别是在僧伽制度方面,从普陀闭关期间撰写的《整理僧伽制度论》到晚年的“菩萨学处”,他一直都在结合佛教实际构建、调整自己理想中的僧制思想。本文试图围绕太虚法师创办或主持的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从僧伽教育的层面,梳理太虚法师僧制思想如何在僧伽教育中得以呈现和落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