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微旅游”产业韧性提升路径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丙金[1] 宋颖芳[2] 

机构地区:[1]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2]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3期57-63,共7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可行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119720);青岛市社科基金“青岛在校大学生吸烟治理促进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建设研究”(项目编号:QDSKL2201259)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旅游模式多元更迭,旅游市场深度细分的趋势下“,微旅游”这一21世纪以来持续保有一定热度,但对于大众旅游而言仍稍显新鲜的“个性化”旅游模式,在“后疫情时代”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以“碎片化”为底色的旅游模式在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受众、体验形式、消费内容等方面与传统旅游模式有一定区别,正在逐渐转变为旅游者的“新宠”。随着我国乡村振兴事业的有效推进,乡村“微旅游”也成为乡村旅游在“后疫情时代”接续以往发展势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很明显,在疫情冲击下,乡村旅游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受到了巨大挑战,并且乡村“微旅游”在产业资源发掘,现代化产业建设,联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仍有待提升。文章通过分析乡村“微旅游”产业供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情况与问题,给出其产业韧性提升路径的建议,为提高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竞争性、适应力和抗风险能力,优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与结构提供一定参考。

关 键 词:乡村旅游 微旅游 “后疫情时代” 产业链 产业韧性 

分 类 号:F592.7[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