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文系 [2]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诗歌研究》2022年第1期58-69,共12页
摘 要:《霓裳羽衣曲》在五代十国时期曾以歌曲、法曲、乐曲的形式流传,在宋代则存在大曲、曲破、队舞、转踏、词调、乐曲等六种艺术形式。其中宋代《霓裳》大曲是依调填词之作,并未用于歌舞表演;《舞霓裳》曲破、《拂霓裳》队舞与《拂霓裳》转踏的表演形态皆不同于唐代《霓裳》大曲。后晋的《霓裳》法曲经教坊乐人传播,尚可谓承自唐代《霓裳》大曲;而宋代《霓裳》曲破、队舞、转踏等与唐代《霓裳》已是名同实异。五代十国末期《霓裳》歌舞的失传之于宋代《霓裳》的流变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 键 词:《霓裳法曲》 宋代《霓裳》大曲 《舞霓裳》曲破 《拂霓裳》队舞 《拂霓裳》转踏
分 类 号:J609.2[艺术—音乐] J709.2[文学—中国文学] I207.2[历史地理—历史学] K23[历史地理—中国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6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