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强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 处:《师大法学》2020年第1期86-101,共16页ECNU Law Review
基 金:2019年度国家社科青年基金“国际秩序变迁视角下战争法权的法理学研究”(19CFX01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与自由帝国理念截然相反,地缘压力与服役国家之间的互动与促进,贯穿了俄罗斯帝国奠定与持续的整个过程。莫斯科公国时期,公国的统一进程逐步使其成为整个欧俄地域唯一举足轻重的政治实体。随之,莫斯科公国的地缘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它受到东南方向的草原游牧民族的直接压力,另一方面它也迅速地卷入了以瑞典为代表的西欧政治体系的斗争之中。在东西方的巨大防卫压力下,莫斯科君主对军事服役的要求日益增大。正是从此时开始,俄罗斯贵族阶层经历了重铸,农民阶层逐步农奴化,行政机构开始革新与集权,从而形成了以服役为基础的君主—贵族—农奴这样一种君主执政的阶层国家。彼得大帝改革虽使得君主取得了相对于其他各阶层力量的绝对优势,从而使君主执政的阶层国家逐渐变为帝国时期君主专制政权的国家。然而,从15世纪中叶一直到1861年的农奴解放,社会的阶层制基础与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改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