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中医康复科,福建泉州362000
出 处:《四川中医》2022年第12期196-199,共4页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泉州市科技局高层次人才项目(编号:2018C073R)
摘 要:目的:研究温针炙辅助骨痹散治疗湿热型骨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湿热型骨痹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60例)与对照组(n=6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温针炙辅助骨痹散治疗,对照组常规骨痹散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表达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6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肿胀、最大行走距离及日常活动等中医症候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gA、IgG、IgM指标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gA、IgG及IgM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F-36各评分因子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及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辅助骨痹散治疗湿热型骨痹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促进实验室指标恢复,减少其疼痛状况并改善生活质量。
分 类 号:R246.9[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