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后精液参数对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冠颖 胡旭[1] 

机构地区:[1]南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南阳473009

出  处:《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年第1期194-195,共2页Sichuan Journal of Anatomy

摘  要:目的探讨处理后精液参数对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208例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分为A1组(61例,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10~6)、B1组(74例,10×10~6≤前向运动精子总数<20X 10~6)、C1组(73例,前向运动精子总数≥20X10^6);依据处理后精子正常形态占比分为A2组(42例,正常形态占比<2%)、B2组(127例,2%≤正常形态占比≤15%)、C2组(39例,正常形态占比>15%)。对比分析不同组间的妊娠率。结果A组妊娠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UI治疗中,男性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较少(<10×10~6)及精子正常形态占比较低(<2%)均会降低妊娠率。

关 键 词:精液参数 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结局 

分 类 号:R714.8[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