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靖
机构地区:[1]美国葛底茨堡大学(Gettysburg College)东亚系
出 处:《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3期68-81,共14页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神话学的体系建构”(编号:18ZDA26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以动画短片《女娲补天》为个案,试图为影视媒介中的神话主义研究提供一种动态的本体分析视角。在这种视角下,影视媒介化的再叙述不再只是政治社会因素以及现代传媒技术作用下静态的、完成的或者派生的产品,也是一种互动的、开放的、带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艺术讲述过程,并成为神话传统在媒介化时代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以讲述过程为中心的分析视角,有助于我们一方面看到神话传统中具有不同时空定性的文本的互文对话以及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所构建的新脉络,另一方面则更清晰地意识到(动画)电影媒介本身作为一种主体的表达特性和自主性,应该如何用一种身体经验的方式对叙事层面的叙述进行再编辑再表达,从而形塑神话意义的生成过程。只有关注这种过程实现的本身,我们才能更深入地回答古老的神话传统是如何在当代语境中以一种新的方式嬗变衍生以及它为何仍然关联着我们的世界和生命体验的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