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不详 [2]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100 [3]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青藏高原论坛》2022年第4期50-60,共11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相关民族、人物、事件研究及分年分类辑注”(批准号:17ZDA212)阶段性成果
摘 要:此文译自已故法国著名藏学家拉露(M.Lalou,1890—1967年)的名作Fiefs, poisons et guéris鄄seurs(Journal Asiatique, 1958, Vol.246[2], pp.157—201)。该文首次刊布并研究了伯希和收集藏文写本P.T.1285这一重要的敦煌古藏文写卷,指出写卷的内容是关于苯波和巫(辛)师为各小邦王禳灾的故事,反映了苯教思想和仪轨的基本内容,以及不同派别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的发展变化。同时译者认为,文中出现的大量小邦地名、王名和苯波、巫(辛)师名字,透露出吐蕃王朝建立之前青藏高原上小邦林立、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历史信息,故十分必要翻译、介绍给学界同仁,以资引用借鉴。需要说明的是,译文删去了占很大篇幅的藏文拉丁字母转写。
分 类 号:H214[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