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蒲生华[1]
出 处:《青藏高原论坛》2022年第2期87-96,共10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海道教名山研究”(批准号:17BZJ035)阶段性成果
摘 要:老爷山的人文环境是在其悠久的人文历史中渐次形成,究其人文脉络,主要是由原始山石崇拜的逐步养成、道佛二教的陆续进驻、宫观碑刻的发展演变以及山中民俗文化活动的衍化变迁等融合、连缀而成,这些人文活动大致勾勒出了老爷山的人文底色。作为人文之山的老爷山,掩映在山中的文化事象琳琅纷呈,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关于这座山的口头传统,有关老爷山的口头传统实际上是其人文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组成要件。以老爷山为素材的神话、传说、故事比比皆是,彰显老爷山奇异不凡的歌谣、谚语俯拾即是,颇为齐全的口头文类,为张扬这座灵秀之山增色不少。而有关老爷山的口头文学所展示的与自然景观互相映照、与宗教神灵互结因果、与民俗文化互为表里、与历史真实互做印证的口头传统,更为这座人文之山增添了一抹醒目的亮点。
分 类 号:K928.3[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I207.7[文学—中国文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