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FMEA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交接班管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丽金[1] 刘庆[1] 李蕊 陈丽萍[1] 于海兰 贺一铭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市200336

出  处:《中国全科医学》2020年第S02期229-232,共4页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基  金: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项目(Q190204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科研基金项目(Jyh1902)

摘  要:目的探究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交接班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以提高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交接班管理质量。方法对2019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急诊科危重症患者的责任护士护理交班过程进行调查,共调查1073例危重症患者的责任护士交班流程。2019年10月1日—12月31日急诊患者的责任护士交班流程为对照组,2020年1月1日—3月31日急诊患者的责任护士交班流程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交班流程,试验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效应分析工具,对危重患者责任护士的交接班流程进行分析,通过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值查找交接班中潜在的高危因素,并对RPN≥125的流程进行优化改进并在交班中执行。结果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交班流程中的失效模式有11个,其中8个失效模式RPN≥125,经过优化改进后,RPN值均降至125以下。HFMEA分析法实施后,护士在危重患者的护理交接班中不良发生率由6.52%降至1.67%,在急诊护士交接班管理中交接班合格率由89.27%提高至93.19%。急诊危重症患者(或家属)对责任护士交接班流程管理的满意度由85.68%提高至91.67%,急诊医生满意度72%提高至92%,急诊护士满意度由61.11%提高至91.67%。结论将HFMEA运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护士交接班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急诊危重患者交接班质量,提高急诊患者或家属、急诊医生、急诊护士的满意度,从而保证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

关 键 词: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急诊 危重症患者 交班流程 

分 类 号:R47[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