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的“哗变”与诗学探索的先锋群像——“第三代诗·后朦胧诗”的概念生成及历史化演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高峰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2年第10期91-96,共6页

摘  要:“第三代诗·后朦胧诗”是继“朦胧诗”后,当代诗歌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又一次诗歌艺术观念发生重要变革的诗歌现象,也是诗歌历史演进与社会发展由此带来的内部必然要求。从当代诗歌历史化嬗变的演进过程而言,可以发现20世纪90年代诗歌个人化写作、叙事性质素、口语化等,及至世纪之交“盘峰论争”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观念性分歧。由此衍生散发开来多元性诗歌思想冲击下的新世纪诗歌探索,都与“第三代诗·后朦胧诗”存在密切关联,可以说“第三代诗·后朦胧诗”作为诗歌发展实验性阶段重要现象,其生命本体意识与语言实验自觉,都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源头性的存在。

关 键 词:第三代诗 后朦胧诗 当代诗歌 语言实验 诗歌思想 个人化写作 诗歌现象 知识分子写作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