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常睿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出 处:《北京民俗论丛》2022年第1期63-71,共9页
摘 要:对现代人来说,传统禁忌大都带有巫术色彩,多有“不科学”之嫌。然而,“有人群之处即有民俗”,我们也可以说“有民俗之处即有禁忌”,它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民俗控制,是对于社会行为和信仰心理活动加以约束限制的传统观念和做法的总称”(1)。而“生”,实为人之大事。求子、受孕、养胎、生产、养育,无不贯穿于人的生命始终。即使是当代社会,也仍然遗留着些许传统禁忌的影子。在一些人类学研究者对生育禁忌的相关报告中更可以看到,这种禁忌习俗的广泛性甚至跨越了民族和地域。那么孕期禁忌在中国传统社会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历经千年而遗存下来的呢?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对传统孕期禁忌习俗的形成加以解析,并揭示其仍然存在于当代的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1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