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后期社会发展中的婢女及其服饰——国博、故宫相关文物藏品及历史文献考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文琳 

机构地区:[1]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  处:《明清论丛》2022年第1期351-367,共17页A Collection of Essays o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摘  要:婢女是秦汉至明清一直存在的社会人群。晋陶渊明提出“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南宋杨万里夫人罗氏继承了这一人性观念。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力图解救这一人群,规定庶民之家不许存养奴婢。明代中后期土地兼并加剧,江南巨族富户奴婢数量大幅增加。在经济上出现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人人平等、尊重奴婢人格等近代民主意识渐成风气,婢女地位显著提升。像当今女装引领时尚潮流一样,当时包括婢女服饰在内的女装,也加快了发展变化的速度,嘉靖时十年一变,至万历时两三年一变,完全打破了明初官方规定,僭侈逾制成为普遍现象,“乃知国家全盛之日,风俗类然”。本文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南都繁会图》《西园雅集图》《秦淮冶游图》《人物图》《明人夫妇画像》、朱厚烨墓出土文物等,故宫博物院藏《升庵簪花图》《夏景货郎图》等,以及各地馆藏相关实物、出土文物,结合历史文献,勾勒1521至1644年的120多年间,婢女服饰的基本面貌,探讨古代汉族女装最后的辉煌。

关 键 词:明代中后期 婢女服饰 僭侈逾制 社会繁荣 

分 类 号:K248[历史地理—历史学] K875.2[历史地理—中国史] TS941.12[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