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航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期62-69,共8页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Marxist Theory
基 金: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阈下的公共理性研究”(项目号:ZB21BZ03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公共性研究”(项目号:6321208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界一些学者对马克思正义学说的分析持还原主义思路,试图将物质条件的认知性或价值观念的规范性作为本体,将马克思正义学说界定为某种"一元论"的正义理论,藉此说明该理论的内在一致性。这种方案采用思辨哲学的形而上学逻辑,把马克思复合性的正义理论框架简化为单一维度,难以说明马克思讨论正义问题的全部视角。梳理马克思对生产逻辑的探索和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不难发现二者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共同进行的一体两面的工作,认知性、规范性、历史主义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正义理论框架的"三元结构"。该结构为需要原则对贡献原则的超越提供了理论空间,揭示了马克思正义学说与应得正义论不同的前提和理论立脚点。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0[政治法律—政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