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甘肃省庆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科 [2]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 [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育儿科
出 处:《名医》2020年第10期123-124,共2页Renowned Doctor
摘 要:粘多糖病(MPS)是某种粘多糖分解酶缺乏或活性低下,而引起的粘多糖代谢障碍,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粘多糖出现分解代谢障碍而大量蓄积于体内器官、组织、骨骼、皮肤、肝、脾、角膜、心脏等器官组织,造成骨骼畸形、智能障碍、内脏损害、角膜浑浊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根据粘多糖病的临床症状、尿中粘多糖排泄类型及缺陷酶的不同,将粘多糖分为7型:MPS I、Ⅱ、Ⅲ、Ⅳ、Ⅴ、Ⅵ、Ⅶ和Ⅷ,其中Ⅴ型现在已经改为I H/S型,每型又分为若干亚型。其中MPSⅡ型又称Hunter综合征,是由于艾杜糖-2-硫酸酯酶(IDS)基因突变,使IDS缺乏,导致粘多糖在体内大量沉积,尿中大量排出硫酸皮肤素(DS)和硫酸米肝素(HS)。患病者临床表现多样,症状重者一般起病早,多数在成年之前夭折,同时有全身机能低下,主要表现有身材矮小、面容丑陋、智力明显低下、发育缓慢等;症状轻者智力可以正常,并且可以存活到成年。本病目前尚没有治疗方法。现将一例MPSⅡ型临床特点及基因研究基因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关 键 词:粘多糖贮积症Ⅱ型 IDS基因1-9大片段 缺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21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