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杰[1]
出 处:《华中学术》2022年第2期57-66,共10页Central China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诗经》地理文献整理与研究”【16CZW0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诗经·甘棠》的地域自来有南国说、雍州说、燕国说三种意见。结合《太保玉戈》等铭文,可知“南国说”无法将召公奭舍于甘棠树下与其获得南国人之爱敬合理协调;而通过周初燕国诸器的考察,可知“召公封燕”最有可能是在成王时期,且召公奭并未实际就封,克为首位燕侯,之后其弟旨继之,克与旨同为召公奭之子。而燕国初期周族文化尚未渗透进普通民众的生活,燕人要感受且歌颂召公恩泽,并无条件和环境;再比照诗中“蔽芾甘棠”之语,其所叙写,当在北方相对干旱的地区。综合可知,《甘棠》的地域当在雍州。其时陕西王畿地区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周初分封诸侯于陕西以东,与此紧密相关。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K928.6[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