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的道德语境探析——以“以羊易牛”典故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毅鹏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550025

出  处:《汉字文化》2022年第19期119-121,共3页Sinogram Culture

基  金: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西方哲学中的同一与差异问题史研究”(编号:12GH009);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校内人才专项“海德格尔原典精读与阐释丛书”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见”字是儒家重要的词汇之一,据统计,“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67次,在《孟子》中出现了114次之多。这些出现的统计数字足以表明“见”字对于儒家学说的重要性。本文首先梳理“见”字在儒家典籍中的基本内涵,将问题聚焦于儒学典故“以羊易牛”上;其次,探讨学界对典故中“见”与“未见”在道德情境构造以及对人“不忍”之心发动与否之差异性的争论;最后,笔者尝试以海德格尔的“切近”概念对“见”之道德本性进行消解和重构。

关 键 词:以羊易牛   

分 类 号:H131[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