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建荣
机构地区:[1]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出 处:《华文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65-79,共15页Review of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乡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里的特殊情怀、作为民族文化基因,是余光中诗歌的重要主题。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节令诗是余光中诗歌的重要题材,贯穿于他诗歌创作的全过程。从传统民俗节令这一角度,专题阅读研究余光中的一系列节令题材的诗,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就是数量多、系统化,贯穿于他一生中诗歌创作的始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乡愁诗"的创作现象。这些诗作渗透着诗人深刻痛苦的生命体验,中华民族的苦难与个人家庭的悲欢离合深深地融于一体,渗入了民族文化基因谱系之中,打开了探知中华民族情感世界奥秘的大门。深度比照阅读,统览余光中的诗歌,我们发现他的诗歌里形成了一年四季、年年季季不断循环的节日心灵谱系。余光中的节令诗来自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民俗生活,也来自作者本人的人生体验,又作为新的文化资源,回馈传统文化,反哺民族精神,丰富着我们对于节日民俗文化蕴涵的深刻理解,强化着我们对传统节日的心理认同。以民俗学的视角理解余光中诗歌创作中的民俗现象,研究他诗歌所包含的节日民俗内容,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