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2]菲律宾圣保罗大学
出 处:《反歧视评论》2022年第1期131-155,共25页Anti-discrimination Law Review
摘 要:随着社会层面性/别意识的日益增强,“同性恋骗婚”一度成为舆论热议话题,相应的婚姻纠纷在司法实践中也不断增多。不过许多围绕此议题的讨论往往受限于强烈的价值前见,在“爱情婚姻”的假设前提下批判“同性恋骗婚”的道德缺失。尽管从道德导向的维度出发,“真情实感”理应作为婚姻的基石,但在法律语境下似乎更应当关注混合性取向婚姻中异性恋一方所遭受的实际权利减损。如何在弱化乃至消解道德批判的前提下增强混合性取向婚姻中的配偶权保障才是解决相关婚姻纠纷的不二选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