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视域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困境与消解路径  被引量:16

The Applicable Dilemma and Solution Path of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Spiritual Damages in Breach of Con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ivil Cod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小璇 郑成良[2]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2]上海交通大学

出  处:《当代法学》2022年第3期91-99,共9页Contemporary Law Review

摘  要:《民法典》第996条是否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条款,学界存在争议。在人格权遭受侵害为前提的预设下,以精神利益实现为内容的合同难以适用;违约侵害物质性人格权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守约方无法获得全面救济。《民法典》第996条应理解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条款;《民法典》第584条中的“损失”包括财产损失与非财产损失(精神损害),守约方在以精神利益实现为内容的合同中遭受严重精神损害的,可以主张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违约侵害物质性人格权的,应适当限制责任竞合规则的适用,守约方只能提起侵权之诉填补损害,防止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条款的滥用,力争实现《民法典》第186条、第996条和第1183条第1款的协调适用。

关 键 词: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人格权 责任竞合 精神利益 物质性人格权 

分 类 号:D923[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