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喻遂生[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出 处:《古文字研究》2020年第1期241-248,共8页
摘 要:一、引言王力《汉语语法史》第八章"动词(下)"专门讨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其中有一节论述上古汉语"至"的语法性质,指出"至"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如《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由于"至"是不及物动词,所以"至"字后面用"焉"不用"之",如《孟子·梁惠王上》:"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至"字后面如果要说出所至的处所,必须以"于(於)"或"乎"字为介,如《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但战国以后,这个语法规则已经不能严格遵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