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牧主和牧主经济社会主义改造特征及其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仁钦 

机构地区:[1]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民族学》2019年第1期8-19,共12页China Ethnolog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内蒙古牧区开创性成就及其意义研究(1947—1966)”(14BMZ07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畜牧业是内蒙古地区的传统产业,内蒙古牧区是我国重要畜牧业生产基地.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牧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社会变革.但是在社会变革的进程中与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内地农区)相比有鲜明的特征.内蒙古牧区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内蒙古党委和政府根据内蒙古牧区的历史特征、民族特征,尤其是牧区阶级状况及其变化和畜牧业生产的特殊性以及牧主经营的重要性,制定与实施了对牧主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一方面,对牧区牧主阶级划分是在党内掌握形式进行的.另一方面,对牧主经营进行类似对国家资本主义的改造方法改变为国家所有制,组织牧主加入公私合营牧场,对牧主入公私合营牧场的牲畜价款每年支付的定息政策.

关 键 词:畜牧业生产基地 国家所有制 内蒙古牧区 公私合营 阶级划分 传统产业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阶级状况 

分 类 号: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