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荣树[1] 张平荣[1] 孙嵘[1] 刘克廷 武绍刚 朱博[1] 武成聪[1]
机构地区:[1]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云南 曲靖 655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16年第1期00035-00036,共2页
摘 要:目的,探讨全脊柱截骨重度角状后凸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 年1 月2013 年12 月月采用经路全脊柱截骨矫形内固定治疗10 例重度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患者10 例,术前后凸Cobb 角平均110.8°;C7 铅垂线距S1 后上缘距离平均27.4mm(-30~41mm);先天性脊柱后凸3 例,结核性脊柱后凸4 例,陈旧性脊柱骨折3 例;术前脊髓功能ASIA 分级:B 级2 例,C 级3 例,D 级3 例,E 级2 例。VAS 评分平均5.6 分(3.4~6.7 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31.4min(200~3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196.7ml(1500~2600ml),术后1 周时,脊柱后凸Cobb 角平均38.4°(28°~47°),矫正率为66.1%;C7 铅垂线距S1 后上缘距离平均9.4mm(-10~17mm),矫正率为65.0%,统计分析显示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平均14 个月(12~18 个月),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ASIA 分级:B 级2 例,C 级3 例,D 级3 例,E 级2 例;末次随访时,脊柱后凸Cobb 角32°~50°,平均42.4°;C7 铅垂线距S1 后上缘距离平8.8mm (-9~18mm);统计分析显示末次随访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周时VAS 评分3.9~7.5 分,平均5.7 分;末次随访时为1.7~3.4 分,平均3.0 分,所有病例后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摄片示钛网位置较术后相比无松动及移位,矫形效果均未见明显丢失,植骨融合良好。围手术期共发生3 例次并发症。其中神经并发症2 例次,均为不全性脊髓损伤,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均恢复;1 例术后1 周出现脑脊液漏,给予腰大池引流后治愈。结论,全脊柱截骨重度角状后凸畸形矫形效果良好,但手术风险及难度较大,术后神经并发症还是时有发生,神经并发症的预防乃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关 键 词:全脊柱截骨 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