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文静[1]
机构地区:[1]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16年第9期00005-00005,共1页
摘 要:分析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精神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间报告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90例ADR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190例ADR报告中,女性患者(n=116,61.05%)多于男性患者(n=74,38.95%)。年龄15~29岁的患者(n=81,42.63%)所占比例最大。引起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为利培酮(n=41,21.58%)、丙戊酸盐(n=38,20.00%)和喹硫平(n=17,8.95%);ADR主要累及以椎体外系反应为主的神经系统(n=68,35.79%)、胃肠道(n=25,13.16%)和血液与淋巴系统(n=19,10.00%)。ADR多发生在用药后0~7d(n=70,36.84%)。ADR转归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患者好转(n=102,53.68%)或痊愈(n=79,41.58%),8例不详(4.21%),1例未好转(0.53%)。ADR与怀疑药品关联性评价结果显示59.47%为肯定相关(n=113),25.79%为很可能相关(n=49),14.21%为可能相关(n=27),0.53%为可能无关(n=1)。结论:精神科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比较多见,且以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对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预防、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和合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用药安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