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27日大兴安岭区域暴雪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边立峰 王付华 于淑静 

机构地区:[1]塔河气象局,黑龙江塔河165200 [2]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17年第1期00156-00156,共1页

摘  要:本文利用MICAPS3平台上的高空、地面、卫星资料,结合欧洲ECMWF、T639等数值预报,对2015年10月26日-27日发生在大兴安岭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空槽后强冷空气与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在大兴安岭上空交汇,导致暖锋锋生,地面暖锋与低空暖式切变相互作用形成暴雪天气。暴雪的主要触发系统就是超极地冷空气促使高空槽强烈发展切涡,雅库茨克及日本海形成明显的东阻,槽前持续的西南风低空急流,为暴雪区输送了丰沛的水汽和暖湿能量,急流出口区强烈的辐合作用为暴雪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暴雪落区发生在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能量锋梯度大的区域。

关 键 词:高空冷涡 低空急流 暖锋锋生 暴雪 

分 类 号:P458.121.1[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