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乙状结肠造口周围感染后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史雪 

机构地区:[1]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17年第7期00273-00273,274,共2页

摘  要:即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形成一个开口[1]。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属于厌氧菌,是一群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当机体局部组织发生损伤,氧化还原电势降低,免疫功能下降时会导致厌氧感染的发生。绝大多数感染是由无芽孢厌氧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2]。由于手术的创伤及排便方式的改变易引起造口周围感染,其发生率平均为15.6%[3].造口周围感染使肠造口处粘膜与腹壁皮肤缝合处发生分离,并留下1个开放性伤口形成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皮肤黏膜分离是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17%~27%,多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1]。

关 键 词:造口周围感染 造口并发症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 伤口 护理 

分 类 号:R473.6[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