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地区全新世以来古环境状况浅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美丹 

机构地区:[1]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091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00323-00324,344,共3页

摘  要:环境考古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考古学阶段快速发展起来的一支分支学科,是考古学与地球科学、动物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交叉而产生的新学科,对研究考古学文化的演变序列、古人地关系、重建人地关系历史、探讨人地相互作用的机制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几十年来的研究实践可以发现,环境考古学在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我国在新石器时代的环境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通过对地质地貌、动植物等研究对象探讨考古文化的兴衰、更替、中断和转移的环境背景,研究方法、理论与技术手段也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增多,如磁化率、色度、沉积物环境分析、孢粉、植硅石、钻孔技术、孢粉、大植物化石、动物生态分析、土壤微形态分析、GIS技术等等。实践证明,现阶段的环境考古学需要考古学、地学、动植物学科等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紧密结合,需要基础理论上的突破与研究方法上的改进。

关 键 词:黄河 环境考古学 

分 类 号:P534.63[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