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0年第1期00315-00316,共2页
摘 要:青光眼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眼科疾病,其发病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威胁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并最终导致视觉功能损害。治疗上通过对房水循环的调整,控制病理性眼压增高,达到个体安全眼压,阻止并预防视神经的损害,从而进一步保护视功能。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机制包括[1]眼压对神经元、筛板的压迫损伤,继发性代谢物质的缺乏如:神经生长因子的缺乏,循环灌注异常所致缺血缺氧,自身免疫及分子生物学异常,谷氨酸对视神经节细胞的毒性作用等。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作为青光眼领域的核心问题,如何对受损神经进行保护已受到诸多专家的关注研究。本文将综述中西医对高眼压控制后视神经的保护研究进展,以期于本病的治疗、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