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玥
出 处:《文学少年》2020年第6期0015-0017,共3页
摘 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人们心中永恒的牵挂与寄托,是梦里的辗转牵引,是心灵的栖居之所。 “他乡不似故乡亲”,不论故乡是什么样子,人们永远都在追寻故乡的方向,永远踏在还乡的路上。古今中外的文人对“还 乡”主题都有着自己的体验与书写,作为文学基本母题之一的“还乡”母题也在时间的推演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色彩。 当前学界对“还乡”母题已经做出了很多的探讨,许多学者的研究都涉及到了中外“还乡”母题以及两者之间的对比,相 应的学术成果也有很多。与之不同的是,本文将聚焦诗歌这个特别的领域,以文人诗歌作为分析的样本,着力探讨中国诗 歌中的“还乡”母题。本文将通过对“还乡”的批评界定、对“还乡”母题渊源的探讨以及对“还乡”三种形态的阐释这 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充分展示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对故乡、对大地的特殊情感与生命体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6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