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孩子们心中的那片“星空”——《我心中的那颗“星”》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小婷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逸夫特殊学校

出  处:《好家长(创新教育)》2018年第9期0125-0125,共1页

摘  要:道德教育实践,长期以来否认学生在道德发展中的主体性, 特别强调个体从属于集体、从属于社会、从属于国家,以一致的道 德秩序与道德准则来规范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所遵奉的只是理 论伦理推行道德一体化秩序的道德约束,是以纪律为形式的强制的 训诫、评价和奖惩,体现为一种道德的管制。由于道德灌输是强制 的,缺乏个体的自主意识的支持,其必然结果只能使个体在道德重 负之下遵从原则伪饰道德,失去“真我”,表现出“假我”。那如 何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充分说真话,抒真情, 展现真我呢?在《我心中的那颗“星”》的教学中,我们通过谈心 中的偶像,让孩子们受到一种价值观、理想信念的启蒙教育,力图 摒弃假大空的口号,多一点心灵的碰撞,多一份精神的体验。

关 键 词:教育实践 道德灌输 

分 类 号:C[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