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真[1]
机构地区:[1]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00
出 处:《时代人物》2020年第12期40-42,共3页Times Figure
基 金: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研究”(15YJC710062)2017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作主体研究”(17JK0035)
摘 要: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间良性互动范式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性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群体、理论工作者两大理论创作主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发展进程中,建构了包括主体间的互动条件、互动路径、互动机制等内容的良性互动范式。延安时期党的领袖群体与理论工作者主体互动范式的形成,为新时代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自觉性,加强中国共产党和理论工作者的互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 键 词:延安时期 党的领袖群体与理论工作者 理论互动范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2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