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0年第10期00014-00015,共2页
摘 要:比较两种不同的尿激酶使用方法对已经发生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完整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9年7月在我们医院血液德净化中心接受长期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的血液透析病人。所有患者在透析的过程中均出现中心静脉导管功能障碍。62例患者被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在每次透析之前,根据导管的长度将含有25000U/mL的尿激酶注入导管的端口。溶栓30分钟后,测试导管的通畅性。如果导管没有畅通,可在开始血液透析之前重复1-2次。透析后,作为观察的一组(31例)根据导管的标记量,以肝素+尿激酶(生理盐水2mL+肝素12500U+尿激酶10000U)封闭;作为对照的一组(31例)经透析后用常规肝素(生理盐水2mL+肝素12500U)封闭。观察两组的长期静脉插管功能和并发症,并观察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结果:作为观察的一组的血液透析流速为(205.8.4-37.9)mL/min,高于作为对照的一组的(185.6-4-33.2)mL/min。作为观察的一组停止透析之前的静脉压,跨膜压和溶栓的时间均低于作为对照的一组(P<0.05),而两组的导管感染和出血病例均很少。两个组之间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作为观察的一组治疗的前后凝血功能的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透析之前尿激酶溶栓,透析之后尿激酶+肝素混合密封管安全,有效。护理人员很容易操作,不良反应少,不需要住院。再通的成功率很高。与透析后的肝素密封管相比,改善了透析的血流,缩短了再通的时间,避免了中心静脉插管的失败,减少了病人经济的支出,安全并且有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