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振华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0年第9期24-25,27,共3页
摘 要: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和信息联通的重要纽带。近二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高速公路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大江山川,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西南多山地,在开山建路的同时,破坏了周边山林地被,产生了边坡,这类边坡立地条件差,地质不稳定,尤其是岩质边坡,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这种边坡生态系统很难快速恢复,还会产生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公路交通安全和区域生态问题。以往边坡的防护只强调结构上的强度,只采用刚性防护,虽然解决了水土流失和交通安全问题,却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有资料显示,每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导致大量的土地被占用,对道路沿线的山体、树林以及河道产生较大的破坏,使得开挖坡面与周边景观极为不协调,增大了道路沿线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1]。随着人们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日益重视,对高速公路的要求由简单的承担快速交通通道的功能,逐渐转变为要求兼具经济发展、生态环保、环境优美的景观功能。因此,针对这类建设山区公路后产生的裸露边坡,我们研究如何既经济又快速恢复边坡的地被植物,在建设公路的同时,还以绿水青山。边坡绿化技术就成为山区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分 类 号:U416.14[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