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晚超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
出 处:《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20年第11期340-341,共2页
基 金: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课题名称: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独立入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项目编号:CX2020SP07
摘 要: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机动车数量剧增,伴随而来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屡见不鲜。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本身侵害了他人的生命权以及健康权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对公共安全构成了威胁,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而我国刑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依托于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并不十分完善。这不仅增加了公安侦查和司法审判的难度,另一方面往往也让当事人对侦查机关的调查结果和法院的审判结果有所异议,影响了我国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司法的公正性。所以,进一步完善交通肇事逃逸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抑制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减少相关的异议,本文由此展开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独立入罪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刑法及其司法解释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借鉴国外和其他地区的相关立法经验,论证了让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独立入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在我国刑法中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具体构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