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玉林
机构地区:[1]温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0年第12期42-43,共2页
摘 要:混凝土是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砂作为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包括天然砂和机制砂两大类。受自然资源的限制以及环境、河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河砂为主的天然砂开采量逐渐减少,部分项目沿线无法采购到质量较好的河沙,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混凝土用量的需求。因河道中过量的砂石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同时由于天然砂资源的缺乏,目前砂的价格疯涨,个别省份天然砂的价格已达300元/m3。因为使用机制砂替代河砂已成为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趋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同时可利用各种矿山废石、建筑垃圾以及工业废渣等生产机制砂,既减少环境污染的问题,又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率。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机制砂已经在砂浆、混凝土、砌块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并制定了地方标准,进行了机制砂的使用研究论证。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使用机制砂在工程上可行的,技术标准是满足要求的、经济上是合理的。本文通过对机制砂、天然河砂试验检测结果对比及其混凝土性能的分析研究,确定机制砂混凝土的工程适用性,同时提出了加工生产机制砂质量控制措施。
分 类 号:U455.43[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