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蔚[1]
机构地区:[1]泰州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1年第2期190-190,共1页
摘 要:分析在新生儿患者PICC尖端定位中,应用腔内心电图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32例住院患儿,所有患儿均需置入PICC,所有患儿在置管后应用腔内心电图技术。通过对特异性P波振幅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置入于最佳位置,完成手术后给予患儿X线胸片定位,对导管尖端的置入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X线定位,显示有26例患儿的导管尖端置于其第5~7胸椎位置,有1例置入位置为第3~4胸椎位置,有3例为第8~10胸椎位置,有1例患儿未出现特异性P波,但经X线定位显示导管尖端在位,有1例患儿出现P波,但其幅度与导管深度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一次置管位于理想处的置入率为81.25%,平均置管耗时为(20.06±5.16)min。在置管位于第5~7胸椎位置的26例患儿中,能观察有程度不一的特异性P波。在其中有17例患儿的P波存在R波波幅为50%~80%,有9例患儿的P波波幅增高低于R波50%。结论:通过应用腔内心电图技术,能更好对导管尖端位置进行判断,具有较高的理想位置置管成功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 键 词:腔内心电图技术 新生儿 PICC尖端定位 应用效果
分 类 号:R445.1[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