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振为
机构地区:[1]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362000
出 处:《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年第12期6-6,共1页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课程。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明确了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高中学生必修课程。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处于一种教师作为辅助,学生策划、执行并进行自我评估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摆脱之前“传授-接受”式教学,学生拥有一套独立完善的自我学习模式,为当下以及未来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养成研究性学习习惯在高中阶段已经是势在必行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幼儿时期没有大量的基础知识,看到什么就学习什么是他们的基本技能,到了中学时期学生慢慢有了自我意思,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是都不太成熟,那么到了高中时期随着学生身体、思想逐步迈向成熟,他们需要去为自己的学习方式等做一个归纳总结,试着去静下心来研究一下所要学习的东西,找寻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执教多年总结出以下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望与广大同行共同研究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