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玲玲 陈海英 王红[1] 洪庆贞 

机构地区:[1]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桂林541002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1年第6期34-36,共3页

摘  要:探究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交接班中应用SBAR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危重患者及20名在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交接班形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30例,予传统模式进行交接班;试验组30例,予SBAR模式进行交接班。观察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评分、交接班时间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NASR量表中患者信息、合作安全、促进患者参与、交接班效率与效力、护士责任感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交接班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护理质量评价量表中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SBAR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对交接班的评价,同时缩短交接班时间,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关 键 词:急诊 危重患者 护理交接班 SBAR模式 护理质量 

分 类 号:R473.77[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